新闻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物格数字经济与财政税收的关系

2021-08-04 08:41:11 来源:
  据《今日国土》杂志社报道,7月24-25日,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主办,码链文化基金承办的“码链-大变局中遇见未来(物格数字经济与财政税收关系)的”研讨会在武汉举办。码链学创始人、扫一扫全球专利、码链专利池组合专利技术发明人徐蔚博士在会上,就即将出版的新书《码链‐大变局中遇见未来》做了学术报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高正章教授做了《土地物格将推进我国财税现代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会议围绕“码链数字经济与物格数字土地催生税制进化”的主题进行了研讨,在物格数字土地上开展“数字化”劳动,创造数字经济价值,这种精神已经熔铸在中国人民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创业历程之中。在数字经济新征程上,要从码链数字经济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深入挖掘物格数字土地的原生价值、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内生循环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数字经济提供坚实的财政和税收理论基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税收系主任庄佳强教授、数字税收实验教学研究室解洪涛教授、吴雷教授等参加会议并发言。

  当今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决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而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剧了大变局的演变,使得大国博弈更加激烈,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秩序正加快从旧秩序向新秩序切换的变革期。在此变革中,信息技术的数字革命,使数字经济成了基于人类智力联网的新经济。在数字经济系统中,数字技术的使用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蓬勃兴起的数字经济,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带动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进而成为未来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领域、和引领产业变革的重要动力。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长,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并要求在加强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这是立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实基础和现有条件作出的重要部署,为我国更好发展数字经济指明了方向。

  在数字经济时代,应对变局,需要加快从旧秩序向新秩序的切换。徐蔚从哲学的高度到科学的深度创立的码链思想、码链理论、码链技术,以及码链物格新经济生态系统。为我们全面诠释了未来的世界将是码链的数字新世界,未来的经济,将是物格的新经济,为我国乃至全球数字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码链文化基金承办的“码链-大变局中遇见未来(物格数字经济与财政税收关系)的”研讨会,得出的土地物格将推进我国财税现代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结论表明,徐蔚创设的码链模型尤其是基于物格的数字经济模型,已为我们应对变局,加快从旧秩序向新秩序的切换奠定了理论、技术、实践的基础。

  我国亟需变革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的财税旧秩序

  国民经济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决定着财政收入结构的合理化。而财政收入结构是否比例关系合理、利益关系协调、收入取予适度、财力具有后劲,也制约着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影响各方面积极性的调动和分配关系的调节。在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保证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适当比重,并形成合理的结构,是稳定财政、增强财政调控实力、正确处理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客观需要。西方国家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所决定,虽然也采取主要依靠税收、发行公债和增发纸币等形式,组成各自的财政收入结构,但它所体现的是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及其国家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劳动者的剥夺,是一种资本主义的额外剥削关系。它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收入结构所体现的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都存在着对土地出让收入过度依赖的状况,地方政府需要通过土地财政弥补地方财政缺口,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可否认,土地财政作为地方财政收入重要来源,为地方发展筹措了资金。地方政府通过土地使用权出让获得高额土地出让金,房地产行业产业链长,对一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见效快,各地对于推动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有相当积极性。

  但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有很多弊端。对于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而言,土地出让时的高溢价,导致地王频现,地价上涨自然推高房价。地价与房价不断上涨,金融杠杆持续加码,房地产市场积累泡沫,风险持续加大。地价和房价持续上涨,也导致房地产市场吸引大量资本进入,资金过度向房地产行业集中,对于实体经济会产生一定挤出效应,影响经济发展后劲。更有甚者,一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供大于求,却仍不愿摆脱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和房地产行业的依赖,继续进行无序扩张,引起当地住房供给过剩。

  此外,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还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融资获取资金,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金额持续增高。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5.66万亿元,负债率较2019年上升近4个百分点。一个更大的问题隐现:即便暂时未超过警戒线的省份中,大部分财政平衡率不足50%。同时,目前仍有部分新增专项债项目抗压能力弱、难以保证收益平衡,易导致偿债风险。

  过分依赖土地出让收入负面影响越来越大。高土地财政依赖对房地产最大的影响即会导致未来市场供求失衡,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高的问题难得到缓解,土地财政难寻替代。短期难动、长期要改是当前土地利益格局的博弈。因此,如何在数字经济中变革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的旧格局成为难点。

  应用物格数字经济模型建立财税新秩序

  数字经济是依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通信以及在真实场景下通过扫一扫接入(区别于互联网的基于虚拟IP接入)等建立起来的一个经济系统。数字经济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产物,对于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税收又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如何在推动数字经济全面发展中建立起新的财税秩序,避免国家财政不受损失,为国家带来新的财税收入,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蔡昌认为,随着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税源和税基的控制难度也在不断加大。目前还未形成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

  研讨会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正章教授所做的《土地物格将推进财税现代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专题报告认为,物格数字土地是码链数字经济体系的根基,基于物格数字土地形成高质量的数字资产。码链财政税收理论是链接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的桥梁,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让人类在数字化的土地上劳动创造和生成价值,并构建物格数字税基和税收最适课税理论。码链财政以资源税、资产税、消费税为主体税种的数字经济税制结构模式,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数字经济征税管理能力、建构财政征税的收入结构。中央和地方政府以人民为中心,推行积极的数字财政税收政策、稳健的数字物权货币政策,不断优化征税规模、履行资源配置、开拓税收税基税源、稳定和发展经济,做到履行为人民谋幸福的责任。

  笔者认为,高正章教授的这些结论,正是从徐蔚创立的物格新经济体系中抽丝剥茧出的观点。

  “土地”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经济建设的最重要元素之一。马克思说:“人类,在土地上劳动,创造了价值,也就创造了人类社会本身”。但在基于IP的虚拟世界中,却找不到与现实的三维世界中可对应的“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链接的方法和技术。物格数字经济体系解决了这一问题。

  徐蔚的物格数字经济理论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人类(数字人)是在物格数字土地上基于“扫码链接,分享传播”的数字化劳动,创造了数字经济价值而构建成“数字经济”本身。

  这是因为,人类是生活在真实的物理空间里的,人类在数字时代的经济活动必须基于真实的空间时间来进行。而互联网构建的庞大的经济体系,不是基于真实的“物理空间”,而是基于“虚拟的IP”所构建,这就是造成当前互联网垄断平台肆虐的根由,更是中心化平台接入互联网造成各种乱象的原因所在。因此,基于虚拟IP的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越迅猛,对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势必引发更猛烈的监管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各项反垄断政策。

  无怪乎很多价值投资者近期在感叹,以往的所谓资本市场的高估值,依赖于所谓的“护城河”;如今,“护城河”依旧在,而“城”却没有了。

  徐蔚认为,不是这个世界变化快,而是“把握一个时代,一定要看清一个时代的本源所在”。

  在徐蔚创立的码链物格新经济体系中,物格数字地产,是将“扫一扫”专利权益与智慧码链产业码软件“数字人”云平台的智能合约相融合,授权赋能到每一个物理空间方格中,使得三维世界5W(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通过扫码链接接入到四维世界的码链物格数字经济生态体系里,从而实现四维世界的数字土地、数字地产、数字商圈、数字人等与三维世界一一对应。采用扫码链接接入码链体系,人们就可在码链物格数字经济生态体系中通过扫码链接物格数字地产创造价值,最终实现物联网时代数字经济的新基础建设。

  在物格数字经济体系中,“物格”就是数字土地。数字人在物格数字土地这个生产资料上通过扫码链接,可以创造数字经济价值的数字化劳动。这一个个连续的物格构建的“数字地球”,被称为“物格数字地球”,它是数字经济的基础。

  在数字经济体制下,生产要素已不再局限于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数据成为人类社会的基础性生产要素进入了数字经济活动。数据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用价值量增加,从而实现更多价值;也可以通过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降低生产成本和流通成本,加速再生产循环过程,从而在相同成本下创造和实现更多价值。是数字经济中的“石油”,数据资源的掌控是大国博弈的重点。必然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重大影响。

  建设数据要素市场面临的一大问题,是数据的资产化问题。当前,我国数据资源流通尚不具备作为一种生产要素的商品化、资产化机制。数据资产化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核心环节。只有将数据与具体的业务融合,才能在引导业务效率改善中实现潜在价值。事实上,对于数据要素的资产化也有助于更好地规制国内的数据市场,促进数据定价的标准化和数据市场的规范化。

  资金流通会产生价值,数据流动同样也能产生价值。数据动起来、用起来且用得多价值才越大。

  数据要素有别于传统生产要素,它在形态上具有非实物、高度虚拟化的特点,增加了数据使用计量的难度。数据的维度多元、内涵不同、结构复杂,它的价值难以单纯体量来进行计量。因此,数据的计量和定价是很大的问题。

  “物格”是在码的数字世界中的一个三维空间的量子化容器,标定地点的“码”可以进入这个容器。

  物格数字经济的“码链数字资产”,是指利用“码链协议”为个性化背景的数字资产交易所,基于物权把控,以码链“智能二维码”为介质,将各行业产业链的合约转化为可分割、可交易、可转让、可兑换、可追踪的“智能合约”,形成在“码链”联盟内进行“物权交换”的“数字资产”。码链专利技术的应用,创新性地利用消费者的订单,反向驱动互联网价值流通领域的各个环节,同时可以追溯并锁定各生产要素和利益链条之间的分配原理,让每一个消费者既可以锁定消费,也可参与投资增值,是分享经济的真正体现。“码链数字交易所”由资产申报、评审备案、诚信追溯、交易兑换四大体系组成,其记账单位是“特别提物权”(Special Goods_Drawing Right,SGR),依据各企业、地区或国家等码链联盟缔约成员单位的资产数字化,进行体系内平衡经常贸易结算,一旦发生收支逆差,可用它向体系内成员换取其他数字资产,以偿付贸易收支逆差或偿还数字结算银行的贷款,并且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作国际储备。

  “特别提物权”同时还可以作为数字资产的载体与支付手段,发码行使用码链技术发行的二维码实施扫码支付,可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特别提物权”的定值与市场流通的实物直接挂钩,码链联盟成员单位凭借“特别提物权”可以获得储备篮子中的任何一种货物以满足国际收支经常贸易的需求。由此使得“码链”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社会的诚信体系基础上,推进全球价值互联网的互联互通,帮助发展中国家依托自身资源优势。通过“码链”释放潜能,解决长期以来在国际社会的贸易往来中,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不足、支付能力不强,政府PPP项目投融资困难以及跨境结算所遭遇的困境。增强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与对外支付、稳定本币汇率、提高对外融资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全球资源资产流动性,完成资源的有效配置,释放过剩产能,让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参与分享全球化各行业产业链分工的价值红利,避免成为全球化的受害者。

  基于物权把控的SGR,以“物”为锚定物,即提物权的智能合约,既锁定物,又可拆分,且全过程可追踪。物格作为真实世界客观的物理存在,映射到虚拟世界作为数字资产的根,承载着人类社会活动的数字化管理,成为数字化人类社会的价值的锚定物。

  “物格数字地球”,不仅具备“数字地产”属性,还具备了“物联网域名”属性,更进一步,把“物格”看作一个个的区块,通过“码链”链接起来,就是“物格区块链”属性。

  由此,现代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的经济发展四个基本要素都可以被涵盖在码链体系内。在这个体系内,土地就是物格,劳动力就是数字人,扫码传播分享就是数字化劳动,而物格的支撑基础就是我国的北斗+5G+扫码链接。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认为的经济发展四个基本要素都可以被涵盖在码链体系内。在这个体系内,土地就是物格,劳动力就是数字人,扫码传播分享就是数字化劳动,而物格的支撑基础就是我国的北斗+5G+扫码。而资本投入,就是全民都可以参与成为“物格”的主人,进而构建成“全民链接”的全球最大的共识链条“物格链”。

  物格数字地产,是将“扫一扫”专利权益与智慧码链产业码软件云平台的智能合约相融合,授权到每一个物理空间方格中,使得三维世界5W(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通过扫码链接接入到四维世界的码链数字经济生态体系里,从而实现四维世界的数字土地、数字地产、数字商圈、数字人等,与三维世界一一对应。采用扫码链接接入码链体系,人们就可在码链数字经济生态体系中通过扫码链接物格数字地产创造价值,最终实现物联网时代数字经济的新基础建设。

  据了解,“物格数字地产”的数字证书,来源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的北斗卫星遥感数据定位的认证、与码链(集团)签署协议并提供。通过北斗卫星遥感数据对“物格数字地产证书”的确认,码链体系对“物格商圈开发商”所拥有的资产与权益予以确认,拥有可量化价值的资产锚定物——即物格数字地产的所有权,开发权,销售权,与过往的一般土地开发的流程与模式相同。

  日前,首届“物格门牌”拍卖会在成都举办,开启了“物格数字地产”的“拍卖”序幕。据举办者介绍,这只是抛砖引玉之举。未来,将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农田),第二产业(工业开发区),第三产业(商业服务业),基于码链模型开发出各种“物格数字土地”数字资产。

  综上解读可见,基于物格数字土地形成的高质量数字资产,不仅是数字经济中最重要的财税收入来源,而更应该就是数字经济中的各个城市的财政税收本身。

  应用码链物格新经济模型来链接政府部门和市场部门,让人类在数字化的土地上劳动创造和生成价值,并构建物格数字税基和税收最适课税理论。应用码链物格新经济模型来形成对资源税、资产税、消费税为主体税种的数字经济税制结构模式,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数字经济征税管理能力、建构财政征税的收入结构。推行积极的数字财政税收政策、稳健的数字物权货币政策,不断优化征税规模、履行资源配置、开拓税收税基税源,码链物格新经济模型无疑是改变财税旧秩序,向新秩序进行切换的成熟模型。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中国衡阳新闻网站所有;
2、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对本网相关新闻稿件及信息进行变更篡改、复制转载、建立镜像等行为,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否则,本网均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转载稿件未注明“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的所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敬请立即通知我们,并提供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认真核实后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4、本网转载的相关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已经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5、本网虚假新闻监督热线:0734-8888057,欢迎广大网友监督举报。也可以点不良信息举报进行网上举报。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陈西岳律师 13607343715
最新推荐
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