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2020-12-23 14:44:29 来源:
大地诗意

——具象与抽象的对流

 

航拍,在摄影世界具有独特的魅力与地位。在摄影艺术里,航拍所构成的影像,是摄影者观感世界里,"个人"独有的程序与方式,是摄影者对世界瞬间的认知经验。而这种境界与东方美学,其实是有相通之处的,作为一个从小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淫的摄影师,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观念,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航拍艺术创作实践,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虽然我已年逾古稀,但壮心未已, 对摄影艺术依旧保持着挚爱与创作激情,仍不断地挑战极端地貌与高空航拍极限,这在国内摄影界应属凤毛麟角。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航拍在目前主要分为小型飞机(直升机为主)航拍与无人机遥控航拍,由于技术的进步,无人机航拍的日益发展与普及, 航拍的门槛不断降低,也使得航拍摄影这一领域不断进步拓展。但是,相比传统的小型飞机航拍,无人机航拍尚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无人机航拍器飞行的高度以及空间跨度仍受到一定限制,所携带的摄像系统设备也不能达到专业相机的水准。而小型飞机航拍的优势,在于创作者不仅可以亲临其境,创作时保持摄影师与摄影器材的在场感,且在飞行高度、空间跨度上都是无人机航拍器无法比拟的,特别是对创作的把握与可控性都胜于无人机航拍器。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由于小型飞机航拍是高空作业,摄影者在飞行的直升机上,除了要克服天气、空间、运动等因素带来的操作困难,还需要具有一颗敏锐的心,因为脚下的景色稍纵即逝,所谓"过了这一村,就没这一店",下一秒的画面可能与上一秒的画面完全迥异,画面效果将难如人意。再加上受到飞机滞空时间有限、 受到寒冷、强风等高空气候突变因素影响,一趟飞行下来,也可能会颗粒无收,无功而返。这都是飞行航拍带来的挑战。然而这也是飞行航拍的魅力与趣味所在:摄影者基本上难以完全依靠"思"来进行创作(如刻意构图、伺机抓拍),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人发挥,更多的是需要依靠"感"来进行创作(让情与景交融,由内心的体验决定,触发快门)。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我的航拍,一般不是在空气平流层静观,而是在空气对流层完成,在颠簸升降的机体上鸟瞰大地,从具体形象的实景逐渐抽象化为色块和线条的构成形式,又从抽象图案演化为具体可辨的实景。这样的体验,相当于在对流层里作流变的审美。尽管危险,但是有神与物游的激动和震撼。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我们生活在三维立体的世界里,视角局限使我们只能见到景物的某个侧面,而航拍的鸟瞰式角度让大地上的景物,无论是外观形象、场域特点或是与周边物体的空间关系,呈现更为多维的面貌,并由此生发出异于寻常的全新视觉感受。正因如此,自2013年起,我就着迷于航拍摄影的艺术创作,且一发不可收拾。

摄影大师阿诺德·纽曼曾经说过:"摄影师必须是影像的一部分。"诚然如此,中国文化的艺术创作形式,讲究的正是个体与世界的融入感,以及感知对距离、物我的消解,即俗话说的"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现代诗人于坚有这样一段感悟:"东方艺术的本质是诗,西方艺术的本质是思。"这段话很好地概括了东方文化艺术的核心。 东方美学的传释与表现,可以在大量中国诗画艺术里得到佐证。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中国山水画大多是用一种琳琅满目的鸟瞰式——山川河谷、亭台楼阁、流曲村寨⋯⋯巨细无遗尽收眼帘。例如《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等传世名作,都是用散点透视的手法,将各种角度的物像全部纳入画面。这是西方素描绘画体系所无法理解的,一张纸上怎么可能表现那么多那么广的天地山川?而这种空间移动的飞跃,任景物在眼前呈现的手法,其实就是创作者在主客体里的自由换位,意识与世界相互交差映照的一种体验。

中国历代诗词,更是大量涌现这种瞬间体验,例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李贺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辛弃疾的"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毛泽东的"五岭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这些诗句所呈现的视觉画面,让读者感到当事件发生之际,时间与空间完全是一体的,所谓时空间次序、因果关系都是不存在的,只有在时空间凝聚一刻时,释放出大美意象的豪迈、悲悯和宏大,创作者并没有让"思"的痕迹去阻碍物象的直接性涌现,而是由 "诗",由一种诗意的、超验的描绘,让读者产生一种独特的、直接而强烈的视觉盛宴。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同理,在航拍摄影活动中,我认为这种美学体验也能更好地运用到创作里,中国禅学讲究的是"虚怀而物归,心无而入神"。而这个"神",就是当我们的心进入了物象各具其性的内在所呈现的状态。著名典故庄子 "庖丁解牛",说解牛的庖丁仿佛可以看到牛体内全部组织结构,刀刃能自如游走于骨节之间,"以无厚入有间",其技至"神",这种"神游"的主要因素,即是物我两化,断却了自我意识强加在外物上的一切绳索桎梏,当我们处于飞翔的缥缈律动之间,面对苍茫变幻的大地,经验往往并非是摄影创作的重要手段,而更多倚靠的是超验带来的灵感。

在我的许多航拍作品里,尽管在题材上有河谷山川、天涯海角等各种各样不同的奇藩异域,但大多的作品都能呈现出对这种中式审美美学表达的意境,和禅机文化的涉猎和体验,因为我笃信摄影的本质,是体现内心小宇宙与外部大宇宙之间的异质同构关系,是体现"我世界"(摄影者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作为摄影者,我坚持把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感悟,尽量在作品里化合为一。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有句名言:"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大地诗意",是人对大地的审美在美学上的升华。通过对景物的诗意描述升华,达到自我诗性的人格升华;通过点、线、面的构成语言,把具象的景象归纳为抽象的意象;通过诗意感知的瞬间捕捉,达到幻化的抽象美学,并达到人与景的诗性统一。我的航拍创作灵感,皆得益于这些先贤诗哲的思想指引。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航拍是镜头对地球风貌、大地艺术的检索,往往俯拾即是,不取诸邻。航拍可以领略到人类在地表上难以一见的大自然律动的各种脉络肤色、肌理纹路的独特之美,大自然袒露的壮美躯体,如同一曲曲雄伟的大地交响乐:或崎岖或巍峨、或苍莽或浩渺、或寥阔或逶迤;或浓笔重彩或惜墨如金、或疏可跑马或密不透风、或洞幽察微或通衢广大。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中央美术学院将儒家的所倡导的"尽精微、致广大"作为校训。我认为这句话用在航拍艺术上也是非常透彻的。在航拍创作过程中,航拍者首要任务是把现象中的景物,从地表上看似凌乱而互不相关的存在中解放出来,使它们的原始新鲜感与物性原原本本地呈现出来,让它们"物各自然"地共存于万象之中,既有见微知著之细品,又有气象万千之大观,这样拍出来的作品才有视觉张力和生命力,才能创作出让欣赏者细细研释意犹未尽的摄影精品。

西晋文学家陆机《文赋》里有云:"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意谓诗人或画家进行创作时,思想可以纵横驰骋,不受时空限制。愿以此语,与所有航拍摄影热爱者同享共勉。

陈茂盛获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厦门历史唯一获此殊荣者

 

陈茂盛: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

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企业家摄影协会(深圳)荣誉主席;福建省企业家摄影协会名誉主席;厦门市企业家摄影协会会长。中国摄影最高奖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资深飞机航拍摄影家,行摄80多个国家的风光和人文,航拍40多个国家与地区,航拍飞行多达近百架次。作品以色彩鲜明,构图独特的风格,极富视觉震撼力。曾在联合国、英国、俄罗斯、韩国以及欧洲摄影节等组织机构参展,作品发表在众多国际知名报刊、网站,并被国内外众多艺术藏家收藏。连续四年获平遥国际摄影展"优秀摄影师奖"、"优秀画册奖"。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了《极情》、《飞越非洲》、《点亮》等个人艺术摄影作品集。作品《七彩视界》荣获第27届全国摄影艺术展 -评委会推荐奖(最高奖)。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为厦门唯一荣获此殊荣的摄影家。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中国衡阳新闻网站所有;
2、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对本网相关新闻稿件及信息进行变更篡改、复制转载、建立镜像等行为,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否则,本网均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转载稿件未注明“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的所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敬请立即通知我们,并提供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认真核实后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4、本网转载的相关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已经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5、本网虚假新闻监督热线:0734-8888057,欢迎广大网友监督举报。也可以点不良信息举报进行网上举报。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陈西岳律师 13607343715
最新推荐
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