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慎终如始,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放松

2020-08-07 16:53:37 来源:
 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二次全会召开后,全区上下深入贯彻会议精神,坚持疫情防控和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坚决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前移防控关口,聚焦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精准防控,全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持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有力保障。

  预防为主,推进防控关口前移

  7月9日17点,随着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完成,全区普通高考顺利落幕。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区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是对常态化疫情防控的一次重大考验。

  “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等有关部门提前谋划,研究制定了具体、周密的高考防疫预案,并从6月23日开始,要求考生和考务人员每日上报体温、身体健康状况,还组织开展了专门的防疫培训和演练。”自治区综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文瑞说。

  未雨绸缪,方得始终。自治区坚持把预防为主,着力推进防控关口前移落实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各地也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牧区、进家庭等活动,引导公众树立“低风险不等于零风险”意识。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广泛开展全区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加快建立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四位一体”健康知识和技能普及机制,利用内蒙古健康大学和健康内蒙古12320名医直播推送健康科普信息252条;围绕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主题,创作公益广告138条、公益科普宣传片29部,在各类媒体发布疫情防控信息2.5万余条。

  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医控组通过三色健康码、健康码防疫信息管理系统、新冠肺炎防控信息维护报送系统与国家、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及公安等部门数据信息联动,形成了疫情相关方多源数据监测反馈机制,实现了利用大数据对疫情进行实时跟踪、重点筛查、有效管控,早发现,早处置。

  前移防控关口,提高新冠病毒检测能力至关重要。自治区下达7260万元补助资金,支持全区177所医院建设核酸检测实验室和配置核酸检测设备。目前,全区已经开展核酸检测工作的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和第三方机构从15家增加到181家,每天最大检测量达到7.2万多人份,检测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突出重点,精准实施防控措施

  “36.1度,体温正常。”8月5日早上8点,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一所幼儿园大门入口处,一名教师手持电子体温计为进入园内的每一个孩子都测量体温,另一名教师则在一旁认真地做着记录。

  该幼儿园负责人介绍,按照赛罕区教育局要求,幼儿园设置体温监测岗,严格出入人员体温检测,对教职工和儿童每天都要进行晨检、午检并上报主管部门,尤其要教导儿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儿童、学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按照国家相关要求,我区实行分类施策、科学防控,加强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学生、医生、患者等重点人群和养老院、福利院、监狱、医疗机构等重点单位的精准管控。

  对学校、幼儿园,严格执行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情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入学入托晨、午检制度,要求全面做好师生个人防护,严格执行因病缺课、缺勤病因追查登记制度,实现了对入校人员可追溯、离校人员可管控。

  对医院,进一步完善驻院感控指导监督工作机制,推广分时段预约诊疗和“互联网+医疗健康”,实行“先线上、后现场”的两次预检分诊。同时完善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健康状况强制报告制度。

  作为边境省区和重点口岸地区,我区承担着“外防输入”重要责任。我区还承担着首都机场分流呼和浩特国际航班处置工作,做好口岸疫情防控与分流国际航班应对处置工作尤为重要。

  为此,自治区专门成立了前线指挥部,制定了“三查、三排、一转运”、全程闭环式管理方案。与此同时,自治区不断完善境外疫情多部门信息通报推送机制和多部门协同防控机制。

  对于境外入区人员,一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从留观排查到集中医学观察,从每天由专门医护人员测量体温,到留观第12天进行的核酸检测,分流处置工作每个环节皆可追溯,牢牢守住了防控境外输入第一道关口,最大限度降低了境外疫情输入风险。

  自2月19日以来,除发生1例吉林相关本土病例外,再无本土病例发生,境外输入病例得到妥善救治、无一例向社会扩散,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继续保持零感染。

  “尽管我区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但目前境外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国内防范疫情反弹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必须以自治区十届十二次全委会精神为指引,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主任许宏智表示,下一步,我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健全公共卫生体系作为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自治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全区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切实维护人民健康。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的所有稿件,版权均属中国衡阳新闻网站所有;
2、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对本网相关新闻稿件及信息进行变更篡改、复制转载、建立镜像等行为,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否则,本网均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转载稿件未注明“来源:中国衡阳新闻网”的所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涉及版权、名誉权等问题,敬请立即通知我们,并提供有效的书面证明,我们将在认真核实后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
4、本网转载的相关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已经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5、本网虚假新闻监督热线:0734-8888057,欢迎广大网友监督举报。也可以点不良信息举报进行网上举报。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陈西岳律师 13607343715
最新推荐
图片新闻
热点文章